机器视觉作为当前的热门行业,是计算机视觉的延伸,集结了光学、机械、电子、计算机软硬件等各方面技术,旨在于将所需求的图像特征提取出来,以方便视觉系统的下一步动作,
因此图像质量决定了整个机器视觉系统的成败。一张理想的效果图像,直接决定了软件算法的快速性及稳定性,而图像质量的高低又取决于合适的照明方式,因此光源是机器视觉系统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组件。
针对不同的样品、不同的检测内容,光学成像方案也有所不同。
机器视觉光源如何选择
正向光
光源位于被测物的上方,光线照射在被测物表面,根据光源的发光角度可分为高角度光源、低角度光源,以及包含高、低角度的无影光源。
高角度光
● 光路描述:光线与水平面角度>45“称为高角度光。
● 效果分析:高角度照射,光线经被测物表面平整部分反射后进入镜头,图像效果表现为灰度值较高不平整部分反射光进入不了镜头,图像效果表现为灰度值较低。
● 主要应用:定位、字符检测、轮廓检测、划伤检测、尺寸测量。
● 常用光源:高角度环形光、条形光、面光、同轴光、点光等。
低角度光
● 光路描述: 光线与水平面角度<45°称为低角度光。
● 效果分析: 低角度照射,被测物表面平整部分的反射光无法过入镜头,图像效果表现为灰度值较低;不平整部分的反射光进入镜头,图像效果表现为灰度值较高。
● 主要应用: 定位、字符检测、轮廓检测、划伤检测、尺寸测量。
● 常用光源: 低角度环形光、条形光、线光等。
无影光
● 光路描述: 通过结构或漫射板改变光路,最终发光角度包含了高角度和低角度。
● 效果分析: 兼具了高角度光和低角度光的效果,使被测物得到了多角度的照射,表面纹理、皱褶被弱化,图像上整体均匀。
● 主要应用: 定位、尺寸测量、弧形产品表面检测。
● 常用光源: 圆顶光、环形无影光、方形无光等。
同轴光
● 光路描述:反射光线与镜头平行,称为同轴光。
● 效果分析:光线经过平面反射后,与光轴平行地进入镜头。此时被测物相当于一面镜子,图像体现的是光源的信息,当“镜子”出现凹凸不平时,将格外地明显。
● 主要应用:划痕、压印、凹凸点检测、轮廓检测。
● 常用光源:同轴光、平行同轴光、面光、线光。
背光
光源位于被测物的下方,无遮档时,光线直接进入镜头,图像灰度值很高;由于被测物遮挡了光线,图像上灰度值很低,所以得到了被测物的轮廓信息。
漫射背光
● 光路描述:光源经过漫射板散射发光。
● 效果分析:提取轮廓时,对于有厚度、有弧度的产品,图像上边缘发虚,不够锐利;而对于扁平的产品,图像效果稳定,性价比高。
● 主要应用:定位、尺寸测量、有无检测、缺陷检测。
平行背光
● 光路描述:通过平行结构使光源发出平行光。
● 效果分析:平行光能够精确得到不规则被测物的外轮廓,使诸如圆柱形产品,或有倒角、圆角的产品边缘成像清晰、锐利。一般配合远心镜头使用,精度很高。
● 主要应用:尺寸测量。
● 常用光源:平行面光、平行同轴光。
结构光
● 光路描述:通过特殊结构使光源发出清晰的线阵列或点阵列。
● 效果分析:光源投射到被测物上,缺陷会使得光斑阵列图案发生扭曲。
● 主要应用:平整度检测。
● 常用光源:结构光。
亮场
背景灰度值高,特征灰度值低。
暗场
背景灰度值低,特征灰度值高。
红外光
利用红外光的良好穿透性,可以过滤被测物表面的大分子干扰。
紫外光
利用荧光效应检测UV胶和隐形码,另一方面,与红
外光相反,弱穿透性可用于检测透明产品中的隐形特征。
偏光
使用偏光光源消除部分反光。
工业自动化检测精度不足?中创科达自动化专注3D/2D机器视觉集成,提供定制化视觉定位与缺陷检测方案,助力效率提升50%!立即咨询→